top of page
Post: Blog2_Post

“应对姿态的觉察课程”的学习与体会 ——罗志仲老师好奇对话课程学习心得 by 秋影 and Karen



相遇即是美好的开始


2021年5月,在姐姐的引领推荐下,在亲子关系及家庭关系中感受到挫败痛苦而一心想要走出困境的我,有幸参加了PCE组织的一次线上公开演讲课,而那次课的演讲人正是罗志仲老师。

由于初次接触心理学方面知识,我懵懵懂懂无目标也无期待。所以那次演讲我记着的内容并不多,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点

一是罗老师提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我们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停止制造问题的能力、带着问题一起生活的能力。“带着问题一起生活” 这是让我耳目一新的观念,哇,原来可以这样想,可以这样生活!

二是罗老师分享他个人的生命故事,曾经与父亲十八年不说话,后来他决定跟随李崇建老师学习对话,继而改变与父亲的沟通方式,最终用两年半时间与父亲和解。十八年到两年半,这两段时间里老师的内在都发生了什么?什么样的沟通方式会带来如此大的转变?我很好奇。

三是罗老师的“个人魅力”——他的平和稳定的状态。老师那种亲切柔和的语气,慢条斯理的讲解,使人听了如浴春风。在答疑过程中,面对提问者的各样问题和各种状态老师也是如此的从容淡定。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他与自己与环境的合一,以及对待周遭的全然接纳。 在罗老师的课堂上,没有评判指责,没有高高在上的指教,有的是平等的交流,有的是生命历程的感悟与生活体验的分享,在这里,我感受的是被理解接纳、尊重与肯定。

我被罗老师丰富的学识和稳定而平和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还有对老师个人的强烈的好奇,这些促使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罗老师的好奇对话课,开启了我的个人成长之旅。



何为应对姿态?


罗老师的课堂内容比较丰富,首先他介绍了此次好奇对话课程包含了六次网上直播课,课程内容如下:

第一课:应对姿态的觉察

第二课:如何听懂家人说的话(即倾听)

第三课:情绪的觉察与安顿

第四课:如何一致而和谐的表达

第五课:对话练习1:核对

第六课:对话练习2:好奇探索


本篇分享的是好奇对话第一课的总结和感受。第一课聚焦于沟通互动过程中应对姿态的觉察。

那何为应对姿态呢?罗老师总结为:应对姿态是我们与人互动过程中,我们所讲的话的背后的表达方式。他先分享了一段视频,是李崇建老师《萨提尔的对话练习》中提到的冰山构架。在萨提亚(萨提尔)的冰山模型里,将个人的状态看做是一座冰山,我们通常能看见的是水平面之上的行为,这只是一小部分,更大的部分是水面之下不为人所见的我们的内在,包括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及自我等层面,这才是一个人状态的主体。当我们的内在被看见了解的越多时,我们的内外越趋于一致,我们的状态也越稳定。而应对姿态,是位于冰山水平线的位置,是我们在压力情境下,应对他人、应对自己或应对环境的一种方式,包括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及一致性表达。应对姿态可以引发我们的外在行为,也受到我们深层的内在的影响,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应对姿态是连接个人内外状态桥梁,也是我们可以更了解他人更了解自我的契机。





视频里也给了一个具体的例子,使得我有更好的理解冰山构架:一位儿子整天玩手机,父亲关心儿子想提醒儿子手机玩太久了,于是父亲说:“整天玩没营养的手机,现在给我收起来,不然就没收了”。父亲明明是出于善意,言语间却表现出指责的样子。我们用萨提尔的冰山框架分析,这时父亲冰山水平面下的感受是生气,他的观点可能是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他的期待也许是儿子能更善用时间,他渴望与儿子可以多跟自己说话交流,当然最深层次的自我可能是做一个尽责的爸爸。


沟通过程的三要素:自我,他人,情境(就是我们说的问题或事件)。前四种应对姿态:指责、讨好、打岔、超理智都是没有做到同时合理兼顾这三要素。当自我、他人、情境我们都能兼顾到时就可以一致性表达。在孩童时期,当父母在教养过程本身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就容易养育出与之对应的不平衡状态的孩子。比如父母多是指责型,为求生存孩子小时候大多会是讨好型,但长大之后,很可能就变为指责型,因为孩子跟大人学到指责并内化了。所以这种沟通中自我、他人及情境不平衡的影响很深远,甚至会影响到孩子成年以后。


常见的前四种应对姿态的特点,罗老师通过举例及演示一一讲解说明:


指责 blaming :

1. 言语:“你永远做不好任何事情”“你怎么搞的?”“都是你的错” “你怎么又……?”

2. 行为:指责、批判、咆哮训斥、吹毛求疵、独裁、控制、恐吓

3.情感:愤怒、挫败、不满、不信任、害怕失去控制,孤单

4.资源:自我肯定、有领导才能、有能量

5.后果:忽略他人

6. 给孩子的影响:孩子也学会去习惯性指责别人

*尤其是比自己的地位低的人(如:弟弟妹妹)或是平级的(如:同学);对于地位比自己高的行为更可能是讨好、打岔

例如:妈妈会对孩子说:衣服怎能洗的,跟没洗一样,我还得重新洗。

父母: 这也没做好,你真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讨好 placating

  1. 言语:如"这都是我的错";“我只希望你高兴”;“没事没事,我没关系” ”拜托你…好不好“

说话的语气也会决定这个姿态是不是讨好(如果很凶的语气那么可能和指责的情感更像)

2. 行为:道歉、让步、过度和善、请求宽恕(与真心诚意的道歉不一样)、恳求的神情、依赖、乞求怜悯

3. 情感:无助、委屈、悲伤、受伤、焦虑、不满、被压抑的愤怒

4. 资源:关怀的、滋养的、敏感的

5. 后果:忽略 “自我”。

* 讨好 vs 礼貌:重要区别在于是内在感受和外在是否一致。如果表达过程中有“你很好而我不够好”“你很重要而我不重要”“我不值得”……这样的压抑或忽略自我的感受,即为讨好。


例如:已经很晚了小孩还不睡觉,看电视或看手机。父母:都这么晚了,先睡觉好不好?如果说这个休息睡眠的时间安排是不可商量的,但却问“好不好”则是内外不一致的、呈现讨好姿态的。

罗老师提到,有时我们会将请求用讨好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请人帮忙按电梯,会说:“帮我按下几楼,好不好?”这也是不一致的表达,因为我们的内心是希望得到对方的帮助的,但“好不好”表达的确是对方可以选择帮也可以选择不帮。



超理性 super reasonable

  1. 言语:使用抽象字眼及冗长的解释。常用学术、科学论点看待事情。

  2. 行为:讲道理,喜欢提出建议解决问题、就是论事

3. 情感:冷静沉着、绝不慌乱、孤单、空虚的、害怕失去控制、内心极为敏感

4. 资源:有理智、注意细节、解决问题、知识丰富

5. 后果:忽略“自我”与“他人”

6. 给孩子的影响:孩子也会特别喜欢讲大道理

例如:孩子很长时间的玩手机,打游戏。父母:玩手机太长时间对眼睛不好,据说看多久就很容易得白内障……

这里老师提到,如果对方不知道这个道理,你超理智的讲道理,没有问题,如果对方已经知道这个道理,他再听得很可能就会感到厌烦,就会有不一致的应对,比如选择打岔。那么沟通过程就很可能是无效的没有达到预期。所以理智没有问题,过度理智才有问题。


打岔 distracting

1. 言语:转移话题分散注意力、言不达意、毫无道理、没有重点、难以专注

如:孩子一直在玩手机,家长说:“你再滑手机北极熊就来找你了” -->毫无逻辑的行为/言语

2. 行为:活动力过多或者不足、不安定、插嘴、打扰、争取注意力;逃避、放弃

3. 情感:混乱不清、孤单、焦虑、悲伤、困惑

4. 资源:幽默、好玩、自发性、创造力、有弹性

5. 后果:忽略“自我”、“他人”及“情境”

6. 给孩子的影响:孩子也会喜欢打岔

例如:罗老师曾与父亲十八年没有说话,避开交流也是一种打岔。有一些青春期的孩子,不跟父母讲话,或者不回家。


以上四种应对姿态也称为不一致的沟通姿态。学习了解萨提亚(萨提尔)模式的朋友们都知道,通常这四种应对姿态是我们还在孩童时期,在原生家庭中为“求生存”而形成的自我保护的沟通应对模式。即便我们成年以后,在新家庭或各种关系里,与人沟通互动过程中,当感受到压力与冲突时,我们仍会自动化的反应,以指责、讨好、超理智或是打岔来应对。这种自动化的反应很多时候,会使我们的关系的受损甚至是破裂,在互动中我们或是对方内心感到受伤。那么如何才能减少不一致沟通中的困扰呢?那就是第五种应对姿态:一致性表达,在沟通过程兼顾到“自我”“他人”与“情境”,老师将在后面第四堂课会重点讲解。

但是,我们也要了解到一点,那就是应对姿态是一种选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在好奇对话的后面几课里,老师会更近一步讲解这四种应对姿态及其状态下的内在资源。所以在沟通过程中我们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


内在资源是什么呢?简单说明一下,我看过一篇文章里提到,有文献称内在资源为本我力量(ego strengths)。本质上是一个人在面对痛苦、压力和冲突时保持自我意识、整合自我的能力。老师课上着重讲到的是正向的内在资源,积极,坦诚,善良,有同理心,认真努力……举个例子比如面对疫情,我们会感到害怕,那害怕的资源有什么呢?感到害怕我们出行就会更加谨慎,也会采取防护措施。那么这个“害怕”会让我们远离危险。这就是害怕的资源。


罗老师不光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他还将理论与举例子及肢体演示、打手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更加生动形象地解释了这四种应对姿态。学习一些专业术语时,比如前边提到过的“资源”,第一次听时我还不大理解其中的含义。但老师分享了具体的事例来讲解,还运用了各种肢体演示、打手势等方式,让我印象深刻,进而加深了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我很喜欢老师的这种讲课风格,透过老师分享的事例,甚至有时我会跟随着体验一遍,感觉听课也是一种享受,在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中被滋养着。

尤其是老师再一次分享了他的生命故事,将自己与父亲十八年不说话到后面和解的历程,再结合手势更细致生动的呈现给我们,真的十分令人动容。在分享的过程,我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罗志仲,他的孤单、难过、无助,渴望被家人理解、尊重,渴望与父母的内在连接,渴望父母的爱。我也联想到了自己在过往的原生家庭里与父母的一些沟通上的经历,也联想到现在新家庭里与自己孩子的互动方式。也让我看到了父母的不一致沟通,会对小孩产生怎样的影响甚至是伤害。很庆幸自己现在就有接触到、学习到这些知识,因为最早的开始就是现在!


你以为你知道了,就懂得了?其实未必


“你以为你知道了就懂得了吗?”这是听完罗老师的这次“觉察应对姿态”的课后我问自己的问题。回看视频及PCE伙伴Karen的笔记,发现有些“点”是老师有丰富的育人经验和生活体验之后的总结分享,在我看来,更是精华,是触及我的认知盲区可以打开我的视角的,是我需要留意区分甚至用心学习体会并要去实践的,是催化我改变发生的。


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特别要注意的呢?


罗老师有特别说明强调,我整理了如下几点:

1. 我们学习好奇对话并不是为寻找沟通的“正确或标准答案”。通过对好奇对话的学习,我们可以拥有更多视角看“问题”,并学会做出选择。有了选择我们会感受到更自由。

2. 这四种应对姿态不仅仅是对他人的,有时也会拿来对自己。我们不止会指责别人,我们也会指责自己。比如我们有时会这样想:“我怎么这么糟糕,刚才又骂小孩。我是一个好差劲的妈妈呀”。我们也会对自己超理智, 生气时告诉自己“我不要生气,生气是没用的,也不能解决问题;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对自己打岔,当有情绪时,会选择逃避,比如玩手机,做运动,唱歌等,忽略那个情绪。

3. 一个人很可能同时带有两种应对姿态。比如在职场上,在领导面前,有人多用的是讨好,但回到家里对家人又会有很多的指责。因为指责过程中会累积一些情绪,这些情绪势必要有个出口,那么回到家很可能就会对家人指责以此来释放情绪。再比如一个小孩常常受到指责,那么在他小的时候可能就是讨好型,然后长大之后可能会是指责型或打岔型,这是因为经常被指责,孩子就会学到指责、打岔跟讨好,以此来保护自己。

4.应对姿态没有好坏之分,指责、讨好、超理智和打岔同一致性沟通一样,在沟通过程中都是可以用的。好坏对错的二元对立思想是后来我们在被教育过程形成的。用哪种方式应对是我们的选择,只是我们要为自己选择带来的后果负责。这个负责我的理解是比如我骂小孩之后,她会哭闹,那小孩哭闹我要接受,如不接受我就会更加烦躁生气等等,这个我要自己去消化处理。

5.在亲子关系及其他人际关系中,选择自己的应对方式之前要先问三个问题。这非常重要。那是哪三个问题呢?①这样做我想得到什么?②那这样做我能够得到吗?③如果得不到,我还要这样做么?老师建议把这三句话当成口诀经常问自己。

比如在教育孩子之前,先问自己,

  1. 我严厉教育/训斥小孩是想得到什么?——我是想要孩子变得更好。

  2. 那我严厉教育/训斥了小孩之后,我能得到一个变好的孩子么?——可以得到。那么就可以选择继续你的严厉教育/训斥。

  3. 如果不能得到。那得不到我还要继续训斥孩子吗?那这时候我们就要停下来一下,再去思考做选择……


接着,罗老师分享了一个将这三个问题运用得很好的例子:罗老师之前有一位助理,在课堂上做助教,有一次在老师上课时,她觉得老师有一段话讲得不太恰当,不适合在当时的场合讲。课后助理想要劝告老师,但是助理不确定是否应该说。于是她就先问了自己这三个问题:

  1. 这样做我想要得到什么?——想要老师能接受我的劝告。

  2. 那老师能听我的劝告么?——老师那么固执,应该不能。

  3. 既然得不到,我还要做吗?——要劝告。

助理思考过后,她的沟通目标转变了,她继续问自己:

  1. 这样做我想要得到什么?——这样做只要自己心安就好。

  2. 劝告老师我会感到心安,这个我能得到吗?——可以呀。我只要讲出来就可以,不一定要老师接受,因为我不需要他一定接受。

在确认自己可以为结果负责后,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师。结果让她感到意外的是,罗老师接受了他的建议!为什么会这样呢?


助理后来分析认为:如果她要是一直以老师接受劝告为目标,那么她讲话的语气会比较急,讲话的速度会比较快,态度也可能会比较不客气,甚至会带有指责。转变是在调整了目标之后。当沟通的目标转化成了“求一个心安”,放下了对对方“接受自己的劝告”的期待,讲话是会比较慢比较温柔和缓,比较平静,相比较会是一致性表达。这种一致性反倒是让对方容易接受,让助理获得了最初想要的。

这也使我想到一句话: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罗老师每次课上也都有讲:不要急于解决问题,要先回到内在,安顿好自己。

6.体验更为重要:也就是实践。可以在生活中先去觉察自己与孩子、家人互动时的应对。也可以和参加学习的伙伴们来一起练习。比如线下实体课上,通过与伙伴们沟通互动,彼此扮演不同角色,同时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那种体验会更深刻,内在可能会有更强烈的冲击,是一种身心的体验,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吸收。老师建议大家也可以线上成立3-4人的小组来练习。这次的线上对话课程开课过程中,我们大家自发成立了互助练习小组,在小组里我们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轮流去体验这四种不一致的应对姿态带来得内心感受,之后会一起交流讨论分享我们的感触收获。在体验中去觉察,在陪伴中成长。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会更远。


如何来觉察?


作为一个初次接触好奇对话课程的人,我想觉察就是要将意识带入对话互动过程中,注意自己讲话的语气语调语速、表情态度及身体与内心感受,同时也注意观察和感受对方的状态,必要时可以做停顿。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自己觉察的能力。可以有哪些练习呢?

一是回顾原生家庭中谁常用这四种应对姿态,及其对自己有哪些影响;二是在日常生活中,觉察自己的应对姿态,在面对不同的人、情境、会有不同么?三是可以把与孩子的互动录下视频音频等,回头看看自己是如何应对的。四是将自己在四种应对姿态中的感受记录下来,慢慢找到自己的自动化反应。五是前边提到的与小组伙伴的互助练习。以上的觉察练习,是为后面在沟通过程中调整应对方式做准备的。


为什么要觉察?有什么意义呢?


罗老师提到,与人互动过程,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没有觉知的,没有意识的,我们都按照以前的惯性来应对。而觉察,会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萨提亚认为觉察是改变的开始。想要改善亲子关系么?想要改善亲密关系么?想要改善与领导、与同事的关系么?想要在关系中彼此感受到舒服么?想要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美好的生活么?那么,觉察你在关系中的应对姿态吧。这是改善的开始。


觉察,我已经在路上,改变也已悄然发生


这次课学完后,我觉察到自己前四种不一致的应对姿态都有。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对自己的观察,我还发现了一个之前从未注意到的现象。那就是,当我无聊时,我会刷手机;当我不开心时,我会刷手机;当我有要做的任务但还没有完成时,我会刷手机;当妈妈唠叨我不想听时,我还会刷手机;甚至当晚上要睡觉时,我会要临睡前看一会儿手机。通常我刷手机时,会有自责内疚,有空虚,同时也会遭到家人的指责,而往往收到指责之后我更是放不下手机。为什么会这样?

现在我知道了,这是一种打岔的方式。无聊,不开心,未完成的任务,妈妈的唠叨还有睡觉,对我来说都是让我感受到压力,我不想面对,我在逃避。每当我刷手机时,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我对自己有评判,有期待,有不接纳。我期待自己是个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我渴望被认可被肯定,我想要自己更有价值。我看到了我的内在需求,是的,我看见了,一个积极向上的自己,一个认真努力的自己,一个愿意为自己负责的我!而不再是空虚无力,感觉没有价值,对什么也没有兴致 ……因为此时,我正在写这些文字,感受到身体里的力量,内心的愉悦平静,嘴角微微上扬,呼吸平稳,肩膀脖子的放松(要是之前,坐在电脑前这么久,肩膀脖子会僵硬疼痛)……这些与之前刷手机时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感恩遇见


感谢PCE,在我感到困惑痛苦之时,在我消极颓废之时,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提供给我救赎与成长的精神补给。

感谢罗老师,正是因为遇见罗老师,他的美好品质吸引着我也影响了我,感谢他给予我的知识及之前从未有过的学习体验,更是感受到有温暖,平和,包容与力量!

感谢姐姐,那么的爱我,包容接纳我,一直鼓励并陪伴着我,引领搀拉着我前行!

感谢有爱温暖又积极向上、育儿育己又助人的PCE 伙伴们,与之一同学习成长,我感到很幸运也很开心。

也感谢我自己,愿意冒险尝试脱离舒适区,愿意选择改变,愿意去为之努力。感谢我对自己的肯定与看见。看见即疗愈!







192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我与鸟

作者:苏曦, 建平 今天在阳台看到了一只蜂鸟和一只不知名的小黄鸟,很美!忽然想写一写关于我与鸟的故事。 1.【猎鸟】小时候就喜欢鸟,特别喜欢猎鸟,可以满足我的征服欲望。我尝试过用篮子捕鸟,效果不好。再尝试用弹弓,一开始命中率很低,后来越来越准。打中鸟的那一刻虽然特有成就感,但是看到挣扎着的受伤的鸟,我还会有一丝内疚。作为少年的我,猎人的本性既有恶,又有善。 2.【爱鸟】不再猎鸟的我,想做一名爱鸟人

旅馆风波 4/13/2022

作者:Linda Wu 上周末老大要出去比赛,他自己把旅馆订好了,结果忙中出错,订错了日期,网上说不能退款。他非常的沮丧,听见他在房间里发脾气。过去问他怎么回事儿,才知道他弄错了,我说那你刚刚订的,可以给客服打个电话解释一下,换个日期对他们也没有损失。他就说不行,规则就是规则,上面已经说了不能退款。当时意识到内在升起一股很大的愤怒和烦躁。你把事弄砸了还发脾气,而且还这么固执。深呼吸,安顿了一下自己

观念头之贝果🥯事件 12/27/21

作者: 宝盈/Carmen 昨天先生早上起床就为我们出门买贝果。贝果买回来,先生说买不到儿子喜欢的巧克力口味,其他的都有。平常我们都要草莓口味的奶酪抹酱,昨天先生买了新口味,大葱口味。我看到没有草莓换了大葱口味的时候,一个念头升了上来:结婚快24年难道你不知道老婆不吃大葱的吗?我看到了那个念头,没搭理它。先生看我没说话,他说:我再去买一盒草莓吧!我说:不用了,我吃蓝莓原味不抹奶酪酱。我很庆幸我没有

PCE_logo_final_PNG_edited_edited.png

Parents and Children Education Club 父母子女教育俱乐部  

情商育儿 共同成长 2003-202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