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Post: Blog2_Post

中国妈妈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故事

Date: Nov 12 2012

From: Min Huang


中国妈妈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故事



http://www.ci123.com/article.php/23034

故事2:做个好妈妈的学习过程其乐无穷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带给我的帮助和快乐

文/ 小羽毛妈妈

作为新浪育儿论坛大名鼎鼎的小羽毛妈妈(自己认为),从孕期保健、胎教到婴儿喂养、护理,一直积极地学习总结各种经验,并经常在网上和妈妈们分享。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儿子的成长中,我看到了学习的益处,由于提前具备了喂养知识、保健知识等,面对儿子的每一个变化,我都能做到处变不惊,即使面对一些突发问题,也不会无所适从,完全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去寻找解决办法。

作为O型血的我,喜欢也习惯打有准备的仗,喜欢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儿子一天天长大,尤其是超过1岁时,我渐渐发觉,我储备的知识不够用了。(我儿子五个月会爬,一岁已经可以很流利地进行语言交流,比同龄小朋友的发展都相对超前一点,其中精细运动、社会认知、大运动等方面都属于中上等,这要归功于我们和儿童早期教育发展中心思想高度统一。)我开始发现这个小人的情绪已经不再简单,他能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图,早教中心的指导更关注保健和喂养,我开始感到有点迷茫,需要寻找“对付”儿子的“新秘籍”了。

很偶然发现了这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几个小案例,它有趣的地方在于:先描述案例,然后描述家长通常做法,再介绍推荐一些做法……每次案例出现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默默模拟解决方法,如果是我我会怎么说?怎么做?希望和“答案”一致,结果却发现总是和那些“错误”的方法惊人地相似,当公布“正确”答案时,心中又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并深深地佩服作者,这些方法亏她们想得出来。当然,其实也蛮简单的,有种“真理”和“谬论”就那么“一纸之隔”的感觉。

我们好多家长开始一起读,大家讨论得越来越深,尤其是当大家针对相同案例有很多共鸣时,我发现这本书一个很有用的地方是,它让你的心态和心境从根本上发生转变,从高处掌握对待孩子的方法,然后分别针对孩子各个时期的特点,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孩子的心态,从而“解密”孩子的世界,让家长更能体会和体谅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

在学到每个案例时我继续模拟解决方法,很快我发现自己已经渐渐上路了,有的时候和“答案”靠近了,当然,有的时候也可以“忽悠”那些新来的“家长”了。不过最大的乐趣是,当这个案例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时,我可以拿起了这个“秘籍”去面对了。当初见成效时,我就可以沾沾自喜一下,如果不见成效,就在私下慢慢检讨或琢磨,也有时回来和大家再讨论,看是否能支点高招。

请看我的一个成功案例:

我儿子两岁的时候,我们准备让他学习刷牙,开始一段时间,我们帮他刷他还可以顺利的“服从”,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死活不肯刷牙,你猜都能猜出来,我们用的什么方法:

“你要是不刷牙,小虫虫会把牙咬坏的,那你以后不能吃好吃的啦”

“你要是不刷牙,我就不给你买xxxx了”

总之,软硬兼施,除了大哭,就是抵抗了。

真是有点焦头烂额了,幸好这时我开始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了。我用了书上教的方法,首先接纳孩子,于是我静下心来,耐心的问儿子:

“你不想 刷牙是么?”

“嗯”(哭腔)

“我能理解,你不喜欢,是吧。”(我随即抱着他,安抚他的后背,让他尽情的释放)

“不是……”

“???”

“那是为什么呀?”

“疼……”(哭腔)

“哪里疼呀?”

“这里……”儿子指着嘴里。

“哦……”我突然想到,最近刚给他换了新牙刷,是不是虽然写着适合2岁儿童,但实际上儿子嘴小,他不太习惯呀。

我把这个假设告诉儿子,并爱抚他说,“对不起,妈妈太粗心了,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我们换个小点的牙刷,你就能刷了,对么?”

“嗯……”

后来,我们买了新牙刷,儿子刷牙再也不是难题,而我每次买新牙刷的时候也留意了牙刷头的大小,并且,通过换牙刷,让儿子了解一些保护牙齿的知识。比如,三个月换一次牙刷是旧牙刷退休了,新牙刷上任了……他能很愉快递接受变化……

当然,我也享受我给别人支高招的感觉,每当看到有的妈妈提出自己的烦恼,列举令人头疼的孩子问题时,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没参加摩托的父母俱乐部吧(读书会),你的案例是有标准答案的,随即我隆重推出这本书,告诉她我是怎么如获至宝的。

比如,经常听到妈妈说,孩子跟小朋友抢礼物,自己的礼物不分享……我就告诉他们,玩礼物的原则是先到先得,跟年龄无关,跟性别无关,不能强迫孩子顺应大人的面子分割他喜爱的玩具,但可以让他慢慢体会,分享礼物的快乐,比如可以看到别的孩子开心,或者可以换取新的玩具……这个准则很能得到家长认可。这也是我从书上学到的高招。

其实真正喜欢这本书,并且希望更多人知道这本书,还因为这本书带给我的另外的震撼,我原本“求学”的目的是苦于没有一套指导我教育孩子的方法,让我能花最少的力气,懂得孩子成长期需要注意的关键。但我发现,书上的真谛其实不只是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确切地说,它是在告诉你如何待人接物,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它让我们把孩子当个“人”尊重,在乎他的思想,在乎他的立场,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家长”,而是和孩子能沟通交流的“好朋友”,基于这些,从而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树立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正确地传达你对他的爱,也让孩子懂得如何去爱,如何珍惜爱。

不夸张地说,《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让我不知不觉中心灵受到洗涤。我非常清楚,我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就是我的“影子”,只有“修炼”了自己,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待孩子如是,待家人如是,待朋友如是,待同事如是。

我想塑造和教育的孩子,是懂得尊重,懂得爱的人。不断的学习中,孩子在长大,我们也在成长。《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让我们以孩子的成长为契机,和孩子一起感悟和进步,真是其乐无穷。相信读到它的人,会象我一样受益匪浅。

故事3:爱也需要技巧和训练

文/ 安燕玲

今天的父母从孩子一出生,便开始翻阅大量的育儿书籍,常常被上一辈人说成是“看着书本养孩子”。我们爱孩子,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不想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闪失、犯什么错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仅有爱是不够的,爱也需要技巧和训练。我们渴望花时间来学习如何做一个出色的父母,不仅是情感上深深地爱着孩子,而且确实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巨大的帮助。

面对孩子的淘气不听话,我一度困惑烦恼,《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到来真是让我不仅学到很多技巧,而且观念上得到一种超越。这本书通过许多简单、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我们把心中的爱正确地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与其说它是一本告诉家长如何进行亲子沟通的书,不如说它是在教我们一种新的沟通语言,让我们学会在彼此尊重、相互关爱的基础上与孩子交流。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漫画,让我们学到很多亲子沟通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有几点感受实在深刻,简介于此,相信曾和我有同样烦恼的母亲即刻可以领悟。

――尊重孩子的特性,接纳他们的负面感受。

用“小乌龟是你的好朋友,失去了好朋友是挺让人难过的。”

代替“别难过,不就是只乌龟吗?”

――相互尊重是合作的开始,陈述事实,不论断、不评价。

用“洗手间的灯还亮着。”

代替“又不关灯。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总是记不住。”

――鼓励孩子自立,让他们亲自经历问题带来的挣扎,从错误中成长。

用“系鞋带很锻炼你手指的灵活性。”

代替“系个鞋带需要这么长时间,我来帮你弄。”

――用描述性的语言及时称赞孩子做对的事情。

用“屋子打扫得这么干净,走进来让人感觉真舒服。”

代替“你真是一个勤快的孩子。”

……

书里给我们提供的这些方法和技巧不胜枚举,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地给我们讲解该怎么说、为什么要这么说,纠正我们容易出错的地方。

学一种新的语言,谈何容易。就像我们学了十多年的英语,但说话仍带着口音一样。在阅读的过程中,更能感受到,那些不该说的话,正是我们最耳熟能详、每天不断被重复的。因此,看似简单的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地操练。在实践这些方法的时候,我自己就常常又回到原来的状态,“都说多少遍了,你怎么总是丢三落四的!”;“动作快点,真受不了你这么磨蹭!”这样的话仍然会脱口而出。

新的语言毕竟不是自然形成的,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改变惯有的说话方式。幸而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自我训练的有趣方法和题目,使这种充满爱的智慧的语言能够一天天在我们嘴里变得自然起来,直到成为本能的反应。正如《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作者所说的:孩子每天都给我们提供了纠正错误的机会,只要用心,我们都能学会这种让孩子听话的奇妙语言。

爱不需要理由,但爱需要技巧和训练。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们才可以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他们的健康成长以巨大的帮助和引导。相信每个父母都愿意为此付出不断的努力,选择做正确的事永远都为时不晚。

故事4:一本书改变着我们和孩子共同的未来

文/ Grace

恍惚间我已是一个7岁女儿的妈妈了,时间真的好快,刚知道自己当上准妈妈的那种茫然、愕然的感觉仿佛还在昨天似的。等终于醒过来,赶紧找来各种可以找到的书,急急忙忙的找感觉,因为茫然、紧张、不知所措、欣喜……但那时似乎更多可以找到的是一些孕期的知识、喂养的指导或是智力的培养的书, 哪里象这几年,忽然蓬蓬勃勃的我们的身边有了各种儿童教育理念和健全人格培养的书,让我如饥似渴又有了眼花的感觉……

在我书架里众多的儿童教育类书中,我说《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于我仿佛一个成长的新起点,一点也不过誉,那是我们读书会开始分享的第一本书,虽然是英语原文的,一点也没有影响我们的热情。每周聚在一起的一个重要的理由是我们发现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是我们再一次成长的过程,甚至帮助我们重新思考要如何的活着,那些还没有做父母的人一定百般的不理解,可是,不把这个问题先搞清楚,你知道该将孩子引导到哪里去呢?言传不如身教啊!在我们到底要给孩子怎样的早期教育、和孩子有不同的意见时、当孩子在学校或幼儿园里遇到冲突时、当学校或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和我们的理念不一样时……我们该怎样应对?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这些困惑就一点点坚定地走过来了,一点儿也不顾念我们有没有准备好。这本书在我最焦虑的时候,那样及时的来到我的身边,虽然那时它是英语原文,我们一点也没有减低对它的热情,深深的被它吸引。

和一般的理念书不同,《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没有一个宣扬某个理念的专家面孔,朴素的语言完全让你没有感到距离。很实际的,它从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体会他们的感觉开始,用一个个案例场景,引导我们进入那个角色氛围,罗列一些我们常见的一些反应,给我们讨论,让我们切身体会如果我们是那个孩子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有了感同身受的体会,再接受每一篇精练出来的平实但很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和方法,就很顺利成章了。慢慢地,差不多用两个月的时间我们一点点讨论了如何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惩罚有用吗?有什么坏处?有没有替代的办法?如何表扬孩子才可以既鼓励了孩子又没有夸大事实,让孩子无意扮演一个角色对孩子心理成长会带来什么阴影?怎样和孩子沟通才合适……每次最有意思地时候,就是有人对罗列的一些不够好的应对方式时大呼“啊呀!我好像就是这样的”。

女儿上幼儿园出奇的让我省心,别人都要经历一段痛哭、离不开家的日子,女儿从第一天就对别人的哭泣颇感奇怪,至今还记得,她一脸不解地左看看右瞧瞧周围那些哭声震天的小朋友们,让我偷偷地观察后还有一丝丝地失落。因而对女儿上小学地适应过程没有足够地心理准备,幼小衔接的准备严重不够。结果女儿无法一下子适应学校相对幼儿园严肃很多的氛围:要坐40分钟才可以下课(女儿一天哭泣着说想回幼儿园,因为在那里可以“走来走去”,让我听着好心酸,呼吁一年级孩子的课时可以缩短一些),下课不被允许去操场玩(大概学校担心孩子小,怕被撞倒?)被问到的问题没说出来要站在那里,要等别的同学继续回答对了,才可以坐下(大概为了督促孩子们的学习吧),做错习题的作业要被撕掉、重写……在这样突变的氛围里,一个被幼儿园老师视为“阳光女孩”的她,忽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天天小心怕出错的孩子。感谢JOYCE,让我看到了这本书,它和读书会的同伴们一起陪我一点点渡过了那一段充满了焦虑的日子。

记得刚开学不久的一天,回家后发现家里的气氛有点特别,女儿和爸爸为了什么事情一个气鼓鼓的,一个眼泪汪汪的。还好当时已经分享过第一章Helping Children Deal with Their Feelings和第二章Engaging Cooperation,书中的案例和建议还很深的印在脑子里,我理解她爸爸担心孩子的紧张和胆小将来没法适应社会,所以表现得有些着急。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了解到任何对我们大人看似简单的事情,对孩子可能就是一个要越过的坎,这时候不能着急(大人的焦虑即使没说出来,孩子也可以荣容易的感受到),要鼓励她陪伴她,一点点成长。我暗自提醒自己不要着急,一边让女儿坐在自己身上,一边轻轻地问,让孩子一点点说出事情原委,原来女儿把美术课用的东西落在美术教室(当时似乎是在一个专门的教室里上的),但不敢找老师拿回来,自己又担心丢了东西,回来面对爸爸的不理解就更着急伤心了——大人聆听孩子诉说的过程很重要!孩子的情绪可以被一点点疏导、释放出来。弄清原委后,我一边搂着孩子,让她 感觉安全和安定,一边帮她分析老师可能的反应,打消她的顾虑,接着又一点点启发她,引导她可以让自己的好朋友结伴壮胆,一起去老师,顺便让她了解真正的好朋友就是要互相帮助的,接受别人的帮助后要感激,并且以后也要热心的帮助别人……渐渐的,女儿的情绪平复下来,但对要自己找老师还是很不愿意,我不愿给她施加压力,我们约定试一试。

第二天,一进门,迎接我的是一张喜悦的脸和雀跃的身影!在孩子急急忙忙的诉说中,我感受到女儿的自豪。她开心,她竟然说服了4个同学陪她一起去找了老师。象献宝一样,女儿拿来了落在教室里的美术用具。刹那间,我庆幸自己及时看了这本书,感谢它帮助我很好的梳理了女儿的情绪,帮助她获得了一次小小的成长。

渐渐的,我体会到让孩子可以自由地在我们面前流露他们的困惑、困难和不安有多么重要,尤其小孩子没法象大人那样直达主题,这时需要我们耐心的引导,聆听,也许在孩子们的唠唠叨叨的最后我们才有机会明白他们想表达的意思。不要急于就前面不全的信息作出论断,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和争执,结果也失却了帮助她成长的机会。感谢这本书,第一章让我学会了聆听孩子的心声,第二章帮助我了解了如何让孩子与我们顺利的合作……从这本书开始, 我从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和智力的培养,提升到关心起怎样培养一个心理健康、性格阳光、品格健全的孩子,我相信这是孩子成长、成功的基石。因而我说《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给了我成长的新起点。


书评:

学会“听”,善于“说”

文/莫琦

当《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在1980年首次出版的时候,谁都不曾预料到,它不仅是最畅销的书之一,而且成为20多年来家长们的“育儿宝典”,销售量超过300万册,同时,还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全球传播。谁也没有想到,经过这么多年,这本书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的作者。在出版第一本书《释放家长 释放孩子》后,她们辗转于美国各地,为家长、教师、学校负责人、医疗机构、青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等一些相关人员和机构举办讲座,分享她们自己使用这些技巧的亲身经历。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很有效。许多家长高兴地告诉她们,通过学习她们的经验,他们已经能够在家庭中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但是,更多的家长提出了一个共同的期待,就是想看到这样一本书:最好能包含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原则、小贴示之类的内容,能帮助家长们循序渐进地学习。

于是有了这本帮助很多家长解决了很多问题的好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书中提供给家长们经验和方法,让他们能够自学这些技巧;给父母一个机会,让他们(或者和朋友一起)按照自己的进度去实践,同时提供给家长们可以借鉴的众多事例,以便他们能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另外,书中还配上了卡通漫画,生动展现每个技巧,好让性急的父母们可以看一眼漫画就能很快复习一遍。

据《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报道,在纷繁多样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里,《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被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根据书中的每个章节制作了一套六集的系列节目。然而对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来说,最大的惊喜莫过于那些不计其数的家长来信,它们来自美国各地、加拿大,以及全球范围的许多国家,有些地方甚至都没有听说过,需要到地图上才能找到它们。

在所有的来信中,多数是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许多读者详细描述了这本书是怎样触动和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希望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了解到他们做了哪些改变、哪些技巧对孩子有用、哪些没用。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父母,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育儿方面,都面对相似的问题,也都在寻找着解决方法。

现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被翻译成了中文,对中国的广大父母以及育儿专家来说是件好事,它使更多的中国父母学会了用有效、愉快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

尽管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有一点必须相信,世界上有很多共同的东西把大家联系在了一起。无论生活在地球上的哪个角落,家长都对孩子拥有同样的爱,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都希望能传承给孩子们一种方法,让他们学会面对现实,创造未来。这也正是这本书的核心所在,为大家提供一种建立在平等互爱、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技巧。

作为妈妈,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曾经和其他的父母坐在一起,探讨分享彼此的育儿经验,努力寻找一种既尊重孩子又有效的方法,来应对来自孩子们的挑战。她们深切地体会到集体的经验非常宝贵,所以在这本书的基础上,还编写了可以自行操作的一系列讲座资料。她们相信如果能为家长们提供一种简单易学、步骤清晰的操作方案,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在一起学习并实践那些技巧,而不需要一个专业的老师去带领他们。

她们的这个“自主”计划果然见效了。家长们自行组织起来,按照她们所提供的讲座资料去操作,结果成功地运作起来了。目前,全球有超过20多万个组织和团体已经使用或者正在使用这套音像讲座资料。

虽然20多年过去了,虽然社会的家庭结构正发生着变化。更多的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继父继母的现象出现,社会上出现了更多的非传统型家庭、双职工父母、被送到托儿所的孩子们。但是,在这个更复杂、更困难、生活节奏更快的社会中,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所提倡的沟通方法依然适用,甚至比过去更加符合现实的需要,因为不管哪种类型的家庭,今天的父母都比以往任何时期承受更多的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工作中,他们必须强迫自己一天干两天的活,在家里,他们又要努力满足家人的期望和要求。同时,家长们还需要面对更多的问题:新的消费理念、色情电视节目、网上交友、暴力游戏、凶杀电影。所有这一切,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天的父母比以往更感到恐慌和困惑。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不能提供所有的答案,有些问题单凭沟通技巧是不能解决的。但是,相信这本书会为父母们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帮助他们以各种策略来应对在培养孩子过程中产生的挫折感;用明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设立界限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提供实用的技巧来维系亲情,面对外部的负面影响,让父母用充满爱心的语言来管教孩子,和孩子一同成长。每一门艺术或者科学都有它自己的工具书,为什么不能有一本书告诉家长“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呢?






57 views1 comment

Recent Posts

See All

我与鸟

作者:苏曦, 建平 今天在阳台看到了一只蜂鸟和一只不知名的小黄鸟,很美!忽然想写一写关于我与鸟的故事。 1.【猎鸟】小时候就喜欢鸟,特别喜欢猎鸟,可以满足我的征服欲望。我尝试过用篮子捕鸟,效果不好。再尝试用弹弓,一开始命中率很低,后来越来越准。打中鸟的那一刻虽然特有成就感,但是看到挣扎着的受伤的鸟,我还会有一丝内疚。作为少年的我,猎人的本性既有恶,又有善。 2.【爱鸟】不再猎鸟的我,想做一名爱鸟人

旅馆风波 4/13/2022

作者:Linda Wu 上周末老大要出去比赛,他自己把旅馆订好了,结果忙中出错,订错了日期,网上说不能退款。他非常的沮丧,听见他在房间里发脾气。过去问他怎么回事儿,才知道他弄错了,我说那你刚刚订的,可以给客服打个电话解释一下,换个日期对他们也没有损失。他就说不行,规则就是规则,上面已经说了不能退款。当时意识到内在升起一股很大的愤怒和烦躁。你把事弄砸了还发脾气,而且还这么固执。深呼吸,安顿了一下自己

观念头之贝果🥯事件 12/27/21

作者: 宝盈/Carmen 昨天先生早上起床就为我们出门买贝果。贝果买回来,先生说买不到儿子喜欢的巧克力口味,其他的都有。平常我们都要草莓口味的奶酪抹酱,昨天先生买了新口味,大葱口味。我看到没有草莓换了大葱口味的时候,一个念头升了上来:结婚快24年难道你不知道老婆不吃大葱的吗?我看到了那个念头,没搭理它。先生看我没说话,他说:我再去买一盒草莓吧!我说:不用了,我吃蓝莓原味不抹奶酪酱。我很庆幸我没有

PCE_logo_final_PNG_edited_edited.png

Parents and Children Education Club 父母子女教育俱乐部  

情商育儿 共同成长 2003-202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