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2021 罗志仲老师课程 -5 核对
【开场】平静+好奇的力量
老师分享:常年从事对话培训,老师认为自己对话技巧高于大部分人。但现实生活却遇到过无法对话的情景(因为没有好奇)。在火车上遇到一群人非常的吵闹,自己始终没有办法和对方展开对话。但是旁边有一位老太太非常自然地开启了对话:“你们从哪儿来?”“来多久了?”“适应吗?”,如此简单的对话让这些人自然地安静了下来。这和一个人的内在状态有关,平静和好奇能让一段成功的对话变得可能。
【再次强调】如何学好对话?
循序渐进,练好基本功
回到内在,安顿自己
学会好奇,不急着解决问题
以上3条是对话成功的关键。带着急于解决问题的期望参加对话学习反而会使自己进步变缓。欲速则不达是学好这门课的法则。
“真正的自由并非单纯是我是自由的,正真的自由是一切都是自由的。这表示所有人都有做自己的自由,无论他们是否觉醒,是否被幻觉所迷惑。“ – 摘自(阿迪亞香提《觉醒之后》Adyashanti,The End of Your World)
罗志仲老师是怎样践行“尊重对方的自由”的呢?
罗志仲老师曾跟妹妹有很大的隔阂,十多年不说话。后来用了一年时间让妹妹一家三口愿意搬回来,老师做了什么让这种冰封的关系发生了转机呢?当时,老师每一两个月给妹妹发一个手机信息给她,问候她,关心她,一致性的表达,她从来没有回应。这种情况下老师也会别扭,但是他问自己:“妹妹可以不理我吗?”,接着自己回答道: “当然可以,她有这份不回应的自由”。老师充分地尊重了妹妹这份自由,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未强迫妹妹给他回复过。在日积月累中,妹妹也感受到了哥哥给她的这份自由,最后主动提出自己一家和哥哥团聚在一起。
对话除了需要好奇,尊重也是对话的重要一环。很多人因为对话对象是孩子忘记了应予的尊重,强迫孩子对话。在萨提亚模式中,自由就意味着“有选择”,对方有选择同你对话的自由,也有选择不和你对话的自由,只有在自由的条件下,才可能连接对方的渴望。萨提亚的冰上理论中有一层叫渴望,渴望中很重要的内容就包含自由,自由也包括了双方的 选择。
【小组讨论 第四周作业】
一致性表达:找一个容易成功的对象,以不自然的方式,向他表达你的感谢、欣赏、怀念或爱;
察觉你的应对姿态;
倾听练习
每天察觉你的呼吸或身体感受若干次;
每天做一次情绪清单或4A
“一致性表达”分享后,老师点评提炼:
一致性的表达不应该带有目的,是纯粹性表达,而不应该成为一种工具;
一致性表达应在负面情绪稳定后表达效果会更好。再有如果有几个期待希望表达,一次最好选择表达一个期待;
面对对方的质疑可在双方情绪稳定后寻找适当的机会解释,更多的说服来自让对方看到自己的行动;
愿意去尝试自己不习惯的事情是值得鼓励和欣赏。
这种觉察值得鼓励,唯有这样的觉察才能使自己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在冰山的架构中,有一层联结彼此的渴望。一个人如果有被连结的渴望,那就会有生命力。
【对话模式】
崇建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萨提亚的理解,整理出来了5种基本的对话模式
深刻对话是除了普通对话以外其它几种对话的的基础,深刻对话是透过对话让对方在心里有深刻的体验、觉察、发现或感受。
对话的基本态度:好奇!
纯粹的好奇是不说道理、不给答案、没有引导(到自己的期待)、以及不要用”为什么“这三个字来问原因。
“为什么”这三个字需要避免的原因:这三个字常常被理解为有带着指责、愤怒,可能会让对方很自然而然有抵触。所以可以用别的字眼替换(比如“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什么原因呢?”、“是什么让你。。。呢?”“。。。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什么”练习】(本节课因为时间原因省略)
写出五句你会对别人说的 “为什么 ”
你为什么这么晚回家?
你为什么打同学?
你为什么考不好?
**注意:改变字眼和句型不是万金油,也要注意我们的表达的语气、内容等。
E.g. “你怎么了”这个句型运用的反例: “我看到你最近好吃懒做,你怎么了”
**注意表达客观事实,而不是自己的观点
E.g. 反例“我看到你最近好吃懒做,你怎么了”(“懒惰”是一个观点,而客观事实可能是“作业完成得比较晚”)
**事实的两面性
故事分享:福尔摩斯和华生的故事:福尔摩斯和华生出行,福尔摩斯把华生半夜叫起来,华生看到的(事实)是美丽的星空,而福尔摩斯注意到的(事实)是帐篷被偷走了。你看到的是美丽的星空还是被偷走的帐篷?
【”身为OO,我应该“ 练习】
E.g.“身为老师,我应该。。。。”
身为老师,我应该以身作则;
身为老师,我应该照顾到班上每位同学;
身为老师,我应该让自己在上课时有事做。
**注意: “身为oo,我应该。。。” ,这些都是观点。有观点本身没有错误,但是这些观点如果变成了“必须”“一定”就减少了我们的选择
请大家用:“身为OO,我应该。。。”造五个句子。
大家造的这么多句子,表达的都是观点。这些观点是否能引发你们的好奇呢?
表达者的观点和倾听者的理解是有可能不同的,老师听到过一句惊人的造句:“身为妻子,我应当取悦老公!”请注意,这里表达者提到的取悦和倾听者听到的取悦可能就会是完全不同的意思。大家通常会以自己的理解来诠释对方,由此造成误会。因此,我们需要有核对。
核对:是对他人的观点的好奇。想要更了解对方的观点,需要提出一些问题来核对自己的理解是否到位。
【“核对”的引入】
举例.
Linda的观点:“作为妈妈,我应该把孩子照顾好”
核对的练习:
“你的意思到目前为止,你对孩子照顾的很好,是吗?”
“你的意思有时对孩子照顾的不错,有时不好,是吗?”
“当你认为你没有把孩子照顾好的时候,你的孩子也会这么想吗?”
“在你小的时候,你妈妈把你照顾得很不错,是吗?”
“在你小时候,你妈妈并没有把你照顾好,所以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好妈妈,把孩子照顾好,是吗?”
小组讨论的感受
核对和好奇:好奇要建立在经验之上,有相似的经验可以有更好的踩点。
提出封闭式(close-ended)的问题非常难
练习目的:练习“好奇”、拓宽我们提问的想象力
举例.
到饭点了,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吃饭?”
你会对孩子的回答好奇吗?孩子可能回答说:“因为xxx, 所以我不想吃饭“
**不要找标准答案,而是透过去了解自己(我想得到什么?是),去选择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很多人因为提问后没有得到回复感到生气,却没意识到可能是自己提问方式的问题。核对(好奇)对话最好使用封闭式的问句。
举例:
开放式问句:“你不想吃饭,为什么?”
封闭式问句:“你不想吃饭,是因为你不饿,是吗?”
“你不想吃饭,是因为你刚吃了东西,是吗?”
案例分享:遇到一个全程回答都是用耸肩这个动作的孩子。一般来说“耸肩”这个动作是很容易被认为对方在敷衍、拒绝甚至挑战自己。
老师的核对问句:
“你耸肩的时候,是你不想说吗?”(封闭式)
“你耸肩的时候,是你不知道吗?” (封闭式)
“是你想说但是不知道怎么说吗?” (封闭式)
“还是有其他的?”(开放式)
对老师前2个问句,孩子的回复是2个耸肩。当老师提出第三个问句后,孩子开始回复:
“我不知道。”
由于有了这个回复,老师的对话得以继续;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我问的问题,你不知道,你就耸肩,是吗?“
“所以你的意思,我的问题,如果你能回答,就不会耸肩,你会回答我,是吗?“
在得到孩子肯定答复后,这个对话就成功了。
生活中的许多对话我们都是按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如果我们能够多一些核对,误会就会少很多,人很人之间的关系也能紧密很多。
【提问环节】
提问一:和婆婆话勾起自己的情绪,甚至会回到十多年前的回忆。虽然尝试通过情绪清单进行调整,但效果不是很明显,请教老师怎么办/
老师的回应:可尝试给十多年前的自己写一封信。
提示:老师在回应问题前,向提问者进行了核对问句。“你的问题是什么?”你的目标是?“,核对可以用到对话的各个方面。
提问二:从女儿向自己提出自由的渴望,看到自己内心也充满对自由的向往,进而发现自己身上藏在自由后面的恐惧和不安全感,寻求靠近自己的内心的方法。
老师回应:通过系列好奇提问,老师提议可尝试列出能让自己感到安全的清单,逐项排除清单中的每项,看看排除后恐惧感或不安全感是否会增加,自由感是否会增加,透过这样的练习看看能否靠近自己。也可以将自己的练习体会和老师进一步交流。
提问三:在生活中好奇于当下有冲突时(例如当下情绪不稳定),当如何选择?
老师回复:看遇到问题的情形,可以缓的问题待在情绪稳定后再处理,如果时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则处理问题,自己要有对结果负责决心。
提问四:在做核对练习中,发现自己的好奇问句经常会由自己固有的认识(知识)引发,会感觉自己在尝试给对方答案,因此担心这种提问方式是否得当。
老师回复:核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不清楚内容需要核对,另一方面就是对对方的描述有自己的猜测或判断,这些猜测和判断就是来自自己固有的经验(知识)。所以这种提问在核对中出现属于正常。
提问五:通过各种学习希望能帮助自己能放下对孩子的期待。
举例:(省略)
老师回复:整个分享过程,老师没有打断,学员自身的探索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没有更多的建议。老师注意到学员的目的是 – “希望自己能放下对孩子的期待”。这个目标值得商榷,因为每个家长对孩子有期待是正常的诉求,放弃对孩子的期待不切实际。重点在于自己的期待落空时自己能怎么做?
面对期待,人们可以有的选择:
坚持期待
放下期待
调整期待
交换期待
提问六:孩子现在8岁,从3-4岁开始,和孩子的沟通中经常得到的回复就是,“你应该对我好些”。无论自己怎么调整,孩子的这句话一直讲到今天,自己很受挫。
老师回复:从核对问答来看,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多是因为孩子自己被情绪包围,和母亲言行没有什么关系。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母亲受伤的感受表达给孩子。
提示:一致性的表达是个冒险。我们要能为这个冒险负责的话,可以去做选择。这里包括上面说到的跟孩子表达母亲的感受。
Comentários